男,43岁,无症状性肝脾占位1例

时间:2018-9-28 19:35:43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占位性病变是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中特有的表述,主要原因为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包括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大部分良、恶性病变可以通过增强CT、PET/CT等检查予以鉴别,但部分良性病灶影像学表现不典型,易与恶性肿瘤混淆,导致误诊。现对一例无症状性肝脾占位疑难病例进行病因分析,以提高临床上对占位性病变的认识。

病例简介

患者,男,43岁,于-09-11因“体检发现肝占位3个月”住入我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5年。

查体:意识清,精神可,巩膜无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未扪及异常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5次/min,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基本正常,肝功能示间接胆红素35.1μmol/L(参考值0~20μmol/L),总胆红素41.7μmol/L(参考值5.7~23.5μmol/L),感染性标记物示乙肝小三阳,乙肝DNA定量<U/ml,肿瘤标记物示CA50、CA、AFP、CEA、PSA均阴性。

上腹部增强CT示:胃窦壁增厚;肝脏及脾脏多发低密度影,增强后轻度强化,考虑为转移瘤可能;腹膜后多发小淋巴结(见图1)。

????图1上腹部CT见肝脏、脾脏内大小不一低密度结节影,增强后轻度强化????

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肠镜示全结肠未见器质性病变。全胸片、心电图无明显异常。PET/CT示:肝脏、脾脏内多发低密度影伴氟代脱氧葡萄糖(FDG)代谢增高,腹膜后主动脉周围多个小淋巴结伴FDG代谢轻度增高,结合增强CT考虑恶性病变转移。

临床诊断考虑肝脾转移瘤,但原发灶不明。短期中药抗肿瘤、增强免疫处理后,于-10-07行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肝)肉芽肿性炎,结核性炎不除外(见图2)。查结核抗体阴性,后患者带病医院就诊,考虑为非结核性肉芽肿性炎,且查结核菌素试验(PPD)、T-spot试验均阴性,建议定期观察,未行抗结核治疗。

??图2??肝部分切除术后病理示肉芽肿组织中见上皮样细胞、多核巨噬细胞,周围伴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干酪样坏死????

于-11-26在我院复查腹部CT示肝脾多发低密度灶,大小较前片大致相仿。自发病以来患者无不适主诉,无畏寒发热,无眼黄尿黄,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呕血黑便。最终考虑诊断为非结核性炎性肉芽肿(结节病)。

术后未行特殊治疗,至年4月动态随访过程中患者无特殊不适,复查肝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讨论

病理组织学表现本例肝脏和脾脏占位在CT增强及PET/CT的表现基本一致,考虑为同种病因。因脾脏为储血器官且质地较脆,穿刺活检易出血,而肝脏获取病理更为安全,故主要针对肝脏占位进行分析。肝部分切除术后,病理组织切片示肉芽肿组织中见上皮样细胞、多核巨噬细胞,周围伴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未见明显干酪样坏死,考虑为非结核性炎性肉芽肿,即结节病。

结节病为一种病因不明、多系统受累的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病变,男女发病率相近,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40岁以下成年人更为多见,90%以上累及呼吸系统,还可累及皮肤、眼部、肝脏、脾脏、心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器官,无肺结节伴随的孤立性肝脾结节病极为少见。病理示非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为诊断结节病的金标准。

诊断与鉴别诊断结节病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不典型,需与肝转移瘤、肝结核等疾病鉴别。肝脾结节病的CT表现为低密度结节样病灶,直径多小于2cm,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可伴腹腔淋巴结肿大,需与原发性及转移性肿瘤相鉴别。PET/CT常用于鉴别良恶性病变,恶性肿瘤常表现为FDG代谢异常增高,但18F-FDG非肿瘤特异性示踪剂,炎症活动期和肉芽肿形成期可出现假阳性,结核性病变也常伴FDG代谢增高,易引起误诊。

患者刚入院时查上腹部CT增强及PET/CT高度怀疑为肝脾转移瘤,但原发灶不明,肿瘤标记物全阴性,胃肠镜检查未见肿瘤迹象,且患者病程中无不适主诉,精神、食欲、睡眠正常,体质量无明显变化,不支持转移瘤诊断。感染性肉芽肿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螺旋体等,以结核性肉芽肿多见。考虑患者病程中从未出现发热症状,血常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均无异常,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可能性不大。患者无结核病史,全胸片、肠镜检查未见结核病变,无发热、盗汗症状,结核抗体、PPD、T-spot试验等结核相关检查全部阴性,结合病理所见,最终诊断为非结核性炎性肉芽肿(结节病)。

治疗肝脾结节病大多无特殊临床表现,无需治疗。对合并明显症状者,糖皮质激素是缓解症状的主要治疗方法。Giovinale等报道了2例无症状脾结节病,经脾切除术、病理明确诊断后未经特殊治疗,长期随访过程中仍无症状出现。本例患者与上述报道表现一致,病理明确诊断后未予激素治疗,随访过程中无任何临床表现及影像学变化,目前仍在密切随访中。

??作者:??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乔敏;医院消化内科朱海杭;期刊来源:《中国全科医学》

欢迎







































有什么方法治白癜风
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zl/495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