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艾灸
养生良方
艾灸养生连锁品牌
点击上方蓝色“国艾堂”
肝脏是美丽的发动机,肝好的女人,体态发肤都充满活力,要想让容颜不老,一定要把疏肝放在首位。
中医强调,人要经常疏肝气、清肝毒、降肝火、养肝血。
1.疏肝气:体内不堵,面上无痘。《黄帝内经》用将军比喻肝脏性情刚烈,一旦遇到伤害就会肝气郁结。疏肝气,使全身气机疏通畅达,活力焕发,面色光洁,不生疤痘。
2.清肝毒:体内无毒,脸无暗色。肝脏是人体内的“化工厂”,摄入的食毒、药毒、酒精毒、烟毒等都依赖肝脏分解。当这些毒素慢慢积累越来越多时,就会导致化学性肝损伤。化解并清除肝内毒素,才能使肌肤光滑细腻,充满弹性。
3.降肝火:体内不焦,皮肤不燥。肝病一般都是肝阳上亢,引发肝火过旺。导致口疮、眼热、皮肤干燥、色斑等,所以人们称黄褐斑为肝斑。降肝火,平阴阳,才能使皮肤润而不燥,白嫩无暇。
4.养肝血:体内充盈,体表光泽。肝藏血,滋养女人的全身脏器。肝血虚亏则面色无华,皮肤枯槁。肝血充沛,则目光清亮照人,体态丰均,充满活力。
一直疏肝气、清肝毒、降肝火、养肝血的人,十年后,你会比同龄人年轻十岁,甚至十五岁!而且身体免疫力强,外邪难侵,身材匀称,体质健康。
肝在五色上属青色,五味属酸,五季对应春,方位对应东方,表里脏器为胆,所以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对酸味的东西特别喜爱吃,大口大口喝醋才过瘾,建议您检查一下肝脏;肝病患者面色发青,面诊时可以此来辩证分析。
肝不好的症状有哪些
1,全身倦怠感日趋严重。2,食欲不振,有恶心感觉。3,持续性微热,或发恶寒。4,注意力不容易集中。5,酒量突然减少。6,脸色晦暗失去光泽。7,皮肤呈黄疸色、或觉搔痒。8,尿液变为啤酒色。9,肝掌、蜘蛛痣。10,头昏耳鸣。11,全身发黄,特别是巩膜发黄。
肝脏的常见疾病
一、各种病原体感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如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还有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肝脓肿、肝结核,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肝吸虫病、阿米巴肝脓肿等等。
二、肝脏占位性疾病。所谓占位,简单地讲就是指不正常的或非肝脏组织在正常肝脏组织内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并可能在其中生长、扩大,大多数可引起肝脏或全身损害。比如,各种良恶性肿瘤、肝囊肿、肝脓肿、肝包虫病、肝血管瘤、肝内胆管结石等等。
三、代谢障碍引起的肝脏疾病。最常见的也是大家最熟悉的是脂肪肝。
四、酒精性肝病。顾名思义,这是由于过度饮酒引起的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肝病,严重的可发展为脂肪肝、肝硬化。
五、药物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性肝病。
六、自身免疫性肝病。比如,红斑狼疮引起的肝炎。
七、先天性或遗传性肝病。比如,主要以黄疸为表现的Gilbert综合征,就是一种先天性肝病。其他如多发性肝囊肿、海绵状肝血管瘤等等。
八、肝硬化。它是各种原因长期损害肝脏后,肝脏病的晚期表现。比如肝炎后肝硬化、血吸虫病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淤血性肝硬化(多见于慢性心功能衰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等。
肝癌
肝癌(livercancer)是死亡率仅次于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症状。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肝癌的预防工作,坚持“管水、管粮、防肝炎”的肝癌预防七字方针。(管水:指饮用水污染会引发肝癌;管粮:指霉变食品中含有能诱发肝癌的黄曲霉毒素)
养肝的方法
1,减轻肝脏负担
我们知道肝脏不但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器官,还是人体中一个重要的解毒器官,要减轻肝脏负担得从这二大方面来减负。首先肝炎病人的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少吃油腻,辛辣或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特别是在肝脏急性炎症期间。其次是保持胃肠道的通畅,人体内的有毒物质十之八九来自于肠道中细菌对食物残渣的分解,多食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有利于排便通畅。
2,补硒养肝、五味子养肝。
肝病患者普遍免疫功能低下,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体内的病毒难于完全清除,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硒是强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可刺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功能的增强,有利于改善肝病患者多种症状,如甲型、乙型肝炎患者。五味子能促进肝脏的解毒过程、保护肝脏免受毒害,并能再生因滥用酒精、药物或肝炎而受损的肝脏组织。
3,增加肝脏营养
肝脏的营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葡萄糖,因此除非是糖尿病病人,肝炎一般使用葡萄糖水静滴。第二种是氨基酸;第三种是肌苷,这是一种核酸类物质,是细胞修复所必需的。
4,改善肝脏供血
俗话说:"肝藏血"。意思是白天活动时,血流向四肢,晚上睡觉时,血藏于肝脏。这句话被现代的动物实验所证实,研究表明:直立体位时肝脏血流量减少40%。运动时肝脏血流量减少80-85%。因此平卧体位时肝脏供血较丰富。另外慢性肝炎也常导致肝血流降低,粘度增加。适当使用活血及扩张血管的药物,如柴胡、板蓝根、五味子、猪胆粉、丹参等也能改善肝脏供血。
5,艾灸,最受推崇的养肝之法
肝经上有14个穴位,起于脚大拇指内侧趾甲缘上,沿腿的内侧(内裤线)向上到达肋骨缘期门穴。我们可以用手按压肝经上的穴位,你会发现诸多的疼点,说明经络堵塞,或因怒气、或因血淤,这与个人一生的性情状况有关。
肝经上14个穴位的分布
一般女生有月经,如果走大的血块,还可排泄一些,男生多怒造成的淤堵就很麻烦,随着时间易发肝硬变,甚至转性。故男人肝癌多于女人,这该是一个因素。
取穴:心俞、膻中、厥阴俞、阿是穴。
用艾条温和灸,每次各灸5~l0分钟,每日或隔日灸l次,l0次为l个疗程。
此外,可加灸肝俞穴、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每次可加灸1-2个穴位。贵在坚,肝主血脉、主筋,长期坚持艾灸以养血脉,补肝血!
以上仅供大家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果您想艾灸或对艾灸方法有什么疑问等,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或者在首屏发消息给我们,每天回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