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家中常备一些药品,生病时没就医确诊就吃两颗,有时能对症下药,但有时也容易导致病情恶化。乱吃药到底给身体造成了什么负担?有一种疾病名称叫“药物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
简称药肝,是指由于药物或者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可以发生在以往没有肝病史的健康者,或者原来就有严重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某种药物后发生程度不同的肝脏损害,均称为药物性肝炎。
哪些药可引起药物性肝炎
引起药物性肝炎的情况很常见,很多人为了保养身体,会吃各种保健品、中药、补药,一些女孩子为了瘦身吃各种减肥药;还有抗生素类药物、抗结核药物、解热镇痛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甲亢药物、降糖药物等均有可能引起药物性肝炎。
临床表现有哪些
分为急性期跟慢性期。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腹胀、肝区疼痛、睡眠质量差、尿色加深、黄疸、皮肤瘙痒。重症患者还伴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等。严重药物性肝损伤会引起大面积肝坏死,出现肝性脑病及肝衰竭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如何预防
药物性肝炎
?不要乱吃药;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不听信偏方;
?避免过多药物同时服用;
?必须服用对肝损害较大的药物时,医院检查肝功能情况;
?注意避免加重药物肝毒性的诱因,如空服或饥饿下服药,处于长期营养不良状态下服药,嗜酒者或饮酒后服药等。
小编有话说:药物性肝炎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影响,因此我们要做好预防工作。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生病时应咨询医生后再服用药物,避免遭受药物性肝炎的侵害。
供稿:一病区汪雅锋
编辑:综合办
审核:王水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