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400599.html
便血是一个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的人发现便血后,就整日“疑神疑鬼”对照网上各种症状,将自己对号入座。腹痛、便血被称作是“肠癌的前兆”,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且来看看专家怎么说。
腹痛切阑尾难下手术台
近日,我院普外科八病区接到外院紧急转诊电话,一位患医院检查,判定为阑尾炎,做阑尾炎切除术,当打开腹腔时,发现是回盲部(回肠末端)巨大粘液瘤伴破裂。医院无法处理,请求紧急转院治疗。我院普外科副主任、普八病区主任赵玉洲接到医院求助后,立即组织手术团队接诊。患者在到院两小时内获得二次手术治疗,并于3小时内完成腹腔热灌注手术。因肿瘤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导致患者被误诊。
早期无症状比较难发现
肠道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人体肠道长约7-8米,包括大肠、小肠、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肠道的健康至关重要。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容易出现肠道的健康危机,其中最令人担忧的就是肠癌。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较难发现。待到有症状时,一般已经是中晚期。
我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刘莺说,肠癌可有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消瘦及低热等症状,如果出现便血等症状时,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另外,发病部位不同,症状也有不同,右半结肠癌表现为腹部肿块、腹痛伴有完全性或不全性肠梗阻。左半结肠癌更容易引起引起便秘、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而直肠癌则多表现为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及肛周疼痛及坠胀。大肠癌因局部浸润及远处转移还可以出现相应的症状样,如大便次数增多达10余次/天,出现肝转移者可伴有右上腹的疼痛甚至黄疸,如果有肺转移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如有骨转移则往往伴有转移部位的疼痛甚至是骨折!所以,腹痛和便血是肠癌前兆的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肠镜检查才是“金标准”
很多人一听说做肠镜就做出了不可描述的表情,想象一根管子即将插进自己娇艳欲滴的菊花,那可是谁都不曾仔细端详的神秘地带,但是为了查明病情,也只能默默地接受。做肠镜真的有那么痛苦吗?
肠镜的具体做法是将管状的肠镜从肛门逆向伸入大肠,肠镜上有微型摄像头,通过摄像头医生能清楚的观察到场内是否有息肉,并且可以对病变部位取组织做病理学检验,所以想要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肠癌,肠镜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只要能做好清肠,配合医生的动作,能大幅度减少痛苦,检查后的腹胀感不会持续太久,一般经过两个小时的排气就缓解。现在还有无痛肠镜,在全麻的状态下进行,基本没有痛苦。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高危人群莫轻心应每年做次检查
刘莺说,肠癌是可以预防的,肠癌的癌变是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各个阶段的治疗和预防。建议50岁以上应该每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若无异常,可每2-3年复查一次。高危人群应每年做一次肠镜筛查。
1、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中有一人患有大肠癌,应于45岁开始,每年做一次筛查。
2、曾行大肠癌根治术者,因为存在吻合口复发及再发结直肠癌的风险。应在术后每年内做一次肠镜检查。
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是由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的先天或获得性缺陷所致。该基因的突变多发生在20~30岁时,可导致结肠发生成百上千个腺瘤。40岁以后,携此基因者几乎都发生癌变。对于这种家系成员,应接受遗传学咨询,并从18岁开始即进行定期的结肠镜检查,如果发现腺瘤应行预防性大肠切除手术。
4、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增加。应每1~2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相关专家
赵玉洲
副主任医师,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河南省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河南省肠外肠内营养协会委员。擅长胃癌、结直肠癌、十二指肠癌及复杂腹盆腔肿瘤的外科手术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尤其对胃食管结合部癌采用创新外科技术治疗,大大提高手术切除的根治性和安全性。主要研究方向:胃癌快速复、联合人工血管置换的腹盆腔肿瘤切除手术、胃肠道间质瘤综合治疗。
相关专家
刘 莺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博士,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曾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研修。专业特长:消化系统肿瘤内科综合治疗及基础研究,对消化系统中流诊断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先进的治疗理念。
审核:庞红卫
撰稿:陈玉博
编辑:李惠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