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次公善用虫类药物的独特经验及验案一例

时间:2021/5/21 14:43:17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章次公善用虫类药物的独特经验

章师擅长于虫类药物的应用,在临床经验丰富,有着独到见解。他以虫类药物治疗部分顽固性疾病获效而著称于世。

1.虫类药物能治顽固性疾病

章师经常用虫类药物治疗顽固疾病,有不少病例收到很好的效果。如以蕲蛇、露蜂房之用于风痹走注(风湿性关节炎),以蜈蚣、全蝎之用于头风痛(血管性头痛),以地鳖虫、蜣螂虫、红娘子之用于肝病积聚(慢性肝炎),以蟋蟀、蝼蛄之用于肿胀(肝性腹水、心力衰竭),以蝎尾、僵蚕、地龙之用于惊风(结核性脑膜炎),常获显著效果。特别是用蜈蚣、全蝎治疗头风痛,镇痛之力特强于解痉,疗效非常突出,治后从未复发。以往川乌与当归同用,镇痛之力亦殊不弱,如与蜈蚣、全蝎组合应用,则可增效而相得益彰。

2.虫类药物配成丸散剂的临床意义

章师处方中所用虫类药物,多数配成散剂,或是组成丸剂,这样既可方便病人能较长时间服药,亦是取法“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之意。虫类药物对大多数病人,服之并无任何不良反应,但有个别病人服后对胃部略有刺激的副作用,亦有胃纳不佳的病人,都可再加入山药、陈皮、鸡金等健胃理气之品,这样就可消除这些不良的副作用。

3.章师善用虫类药物的源流

章师应用虫类药物是得之于镇江戴福根先生及江阴曹颖甫先生的传授。戴先生常以地鳖虫、土狗(蝼蛄)等虫类药物治疗伤科疾患;曹先生每用大黄虫丸治虚劳,鳖甲煎丸治疟母,蜘蛛散治狐疝。同时章师阅读陆九芝先生《世补斋医书》卷十六《述先》篇:“道光二年壬午,家居值天行时疫,曾制一方以活人。其证:吐泻腹痛,脚麻转筋,一泻之后,大肉暴脱,毙者不可胜数……乃取《金匮》方中蜘蛛散一法,以蜘蛛、肉桂二物剉为散……此方一出,投无不利。”这也给予章师以很大的启发。章师尝谓:“可是曹老先生和陆九芝先生生平反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最烈,都说叶氏是张仲景的罪人。”起初,章师谨遵师训,不敢逾越;后来见到清代徐镛所撰《医学举要》卷三《杂证合论》中的一段文献:“叶天士治一徐姓小儿,单腹胀数月,幼科百治无功,食用肥儿丸等,俱不验效。乃用归须、桃仁、延胡、山甲、蜣螂、虫(地鳖虫)、五灵脂、山楂之类为丸,十日全愈。”因而促进章师对叶氏学说的钻研,认为叶天士亦从实地着手,继承了张仲景的遗法,叶氏治病不仅以轻灵取胜,且能上穷古法,化裁取用,多所创获,如洞悉和妙用虫类药物,即其一端。可见章师从早年受到经方家曹颖甫先生的影响,对叶氏学说不敢苟同而反对之,到了晚年研究叶天士,确实是经过了一段观察考查直到理性认识的曲折过程。

4.叶天士取法仲景,善用虫蚁搜剔之品

叶天士取法仲景,并撷取孙思邈《千金方》、许学士《本事方》用虫类药物的经验,立“初病在经在气,久病入络入血”之说,对风寒湿痹、头痛、胃痛、疟母、积聚以及妇女经水不通、小儿腹胀等诸慢性病,常用虫蚁搜剔之品,奏追风通络之效,颇有独到之处,足以证明叶天士是一个善于继承仲景遣药的人。章师认为后人崇奉叶氏,如果仅仅效法他轻灵的一面,犹未能尽得叶氏所长。章师这个论证,对研究叶天士学派者,是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验案:血管性头痛(头风痛)

周男。夙有肺结核病史,今忽头痛如劈,呕吐频频,呻吟欲死。家人惶急,医院急诊,疑为结核性脑膜炎,嘱入院抽脊髓液,以明确诊断,确定治法。病家迫不及待,抬来就诊。察其身无热,项不强、神不糊,知其肢冷、脉弦细,乃痛极所致。

允为疏方如下:

①潞党参9g,明天麻6g,炙全蝎3g(研分3次吞),全当归9g,杭白芍9g,制川乌4.5g,清炙草3g。

②炙蜈蚣1大条,冰片0.6g,共研极细末。每3小时搐鼻1次。

病者用后即连连作嚏,移时头痛大减,呕吐渐定。

二诊:次日复诊,原方加川芎6g,仍用搐鼻法。

三诊:2日后其病霍然若失。

此案夙有肺结核病史,今忽然剧烈头痛如劈,呕吐频频,疑有结核性脑膜炎可能。但患者身无热、项不强、神不糊,则基本可以排除。察其肢冷、脉见弦细,乃是痛极所致,于是章师毅然断为邪阻经隧,使气血运行不畅之故。治宜温通经隧、行气活血。方用乳香定痛丸《古今医鉴》中之川乌、当归,其中川乌善于温经散寒、通络定痛,当归辅佐川乌温而不燥,能使活血止痛力量更著;合独参汤之党参以鼓舞清阳、健运中气;选愈风丹《儒门事亲》中之全蝎、天麻、白芍、炙草以息风通络、解痉镇痛。另取蜈蚣、冰片研末搐鼻,刺激鼻黏膜,使之作嚏,可以达到快速制止头痛之目的。此乃章师配伍妙用、独到精深之处,宜其药到病除如此快捷有效。

文章内容部分摘自《章次公学术经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作者/王曦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jczd/9627.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