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大出血

时间:2021/8/17 11:09:47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北京雀斑正规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714689.html
内容提要

今天与大家分享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例医院消化内科团队。该病例诊治过程曲折,启发点颇多,将其诊治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分享给大家,共同学习。

1

入院情况

患者男性,23岁。主因“腹泻2月,腹胀1月余,黑便2周”入院。

2月前进食海鲜后出现腹泻,黄色水样便,1-2次/日。

1月余前出现腹胀,排便减少至2-3天1次,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有排气。伴发热,Tmax38.2℃。伴乏力,偶盗汗。

血常规:WBC11.4×/L,NE%77%,CRP46mg/L。血沉16mm/h,结核抗体弱阳性,T-spot.TB(-)。便潜血(-)。

腹部CT平扫:腹膜广泛增厚伴腹腔积液,腹腔及后腹膜多发淋巴结,部分肠壁似增厚,伴不全肠梗阻。

外院予禁食水、胃肠减压、抑酸、头孢米诺钠抗感染8天后,腹胀缓解,体温正常,复查腹平片未见肠梗阻。

2周前出现黑便3次,量共约ml。伴头晕、黑矇。此后间断腹胀加重,伴停止排气、排便。可自行缓解,排出黑便。

便常规:红细胞满视野,潜血双法阳性。HGB74g/L,BUN5.79mmol/L。ESR51mm/h,CRP55mg/L。PCT1.04ng/ml。CMV-IgM(+)。

胃镜:贲门粘膜糜烂,浅表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十二指肠炎。

浅表淋巴结超声:双侧颈部、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多发淋巴结。

完善PPD(-)、感染筛查、ANA及抗ENA谱、ANCA、肿瘤标志物、G试验(-)。

复查:腹平片、腹部增强CT

外院予禁食、抑酸、补液、输血、巴曲亭、卡洛磺钠,头孢噻肟钠4.5Bid联合甲硝唑0.Bid抗感染7天等治疗。期间监测PLT减少至19×/L,血小板抗体IgM(+)。

行骨穿提示红系造血停滞,巨核细胞16个,产板巨核1个。

予甲强龙40mg静点3天,丙球12.5g静点5天,对症输血小板、血浆支持。换用可乐必妥0.5Qd抗感染5天,口服利福西明4天。PLT逐渐回升至正常。腹部情况无改善。

自发病以来,否认脱发、光过敏、关节痛、口腔溃疡等,食欲、精神差,小便如常。体重下降10kg。

既往史:既往体健。

个人婚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

T36.2℃PbpmR18次/分BP/68mmHg

营养不良,BMI15.4kg/m2。

贫血貌。

腹韧,揉面感,肠鸣音5次/分。

入院诊断:

腹胀、便血原因待查

肠结核可能

中度贫血

2

病史特点

△青年男性,亚急性病程。

△不洁饮食后腹泻,后逐渐出现不全肠梗阻表现,伴发热、黑便。

△血象、CRP、血沉轻中度升高。贫血、便潜血(+),有红白细胞,BUN不高。腹部CT:不全肠梗阻,腹腔淋巴结大,腹膜增厚,腹腔积液。

△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因血小板减少激素、丙球治疗,血小板上升,但腹部症状无改善。

△体重下降10kg。

3

鉴别诊断

中、下消化道出血+不全肠梗阻+发热

炎症性疾病

①感染性肠炎

肠结核:发热、便血、腹部揉面感。检查有贫血、血沉快,腹部CT提示腹水、腹腔淋巴结肿大,不全肠梗阻。但曾PPD、T-spot(-)。

阿米巴、细菌性痢疾:不洁饮食史,发热、腹泻、暗红血便。但头孢、甲硝唑抗感染,效果欠佳。

CMV病毒感染:发热、便血、查CMV-IgM(+),常见于免疫抑制、免疫缺陷者。

②非感染性肠炎

炎症性肠病:腹泻、发热、便血,可出现肠梗阻。但无典型肠壁增厚。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多见于青少年,发热、腹泻、便血。但患者无腹痛,CT未见小肠坏死。

肿瘤性疾病如淋巴瘤:发热、便血、浅表及腹腔淋巴结大、血小板减少。但LDH正常、骨穿(-)。

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病:曾有免疫性PLT减少。但ANA、抗ENA谱、ANCA(-)。

绞窄型肠梗阻:有肠梗阻表现,后出现便血、发热。但病程较缓,无腹痛,腹部增强CT未提示。

4

诊疗经过

入院后检查

血常规:WBC4.7×/L,HGB80g/L↓,PLT×/L,NE%80.1%↑,网织红细胞百分比7.35%↑。

生化:ALT50IU/L↑,AST44IU/L↑,ALB33.2g/L↓,GGT97IU/L↑,PA.4mg/L↓。

凝血:D-Dimer0.81mg/L↑,FDP7.6mg/L↑。ESR:75mm/h↑。hsCRP:28.49mg/L↑。

淋巴细胞亚群:总T淋巴细胞绝对值.52个/μL↓,T辅助/调节淋巴细胞绝对值.33个/μL↓(51.9%),T抑制/细胞毒淋巴细胞绝对值.58个/μL↓(46.6%),总B淋巴细胞绝对值42.06个/μL↓,总NK淋巴细胞绝对值68.29个/μL↓。CD4/CD8比值1.10。

T-spotTB:阳性。

便球杆比、便涂片找抗酸杆菌、便培养、艰难梭菌毒素A/B(-)。

腹部超声:淤胆,肠系膜广泛水肿。立位腹平片:腹部多发肠气及液平。

病情变化

入院后1-2天,便血进行性加重。

复查血常规:Hb64g/L,便常规:红褐色不成形便,白细胞偶见,潜血双法阳性。

禁食、补液、输血、止血、抑酸、生长抑素泵点,美平1.0Q8h+甲硝唑0.5q8h抗感染。

治疗效果不佳,持续活动性出血。

患者逐渐出现生命体征不稳!

介入动脉造影

未见出血部位

腹部增强CT

可见3-4组小肠造影剂渗入,小肠肠壁弥漫增厚呈结节样伴有强化。肠系膜间多发小淋巴结,腹膜增厚并强化,大网膜密度增高,腹腔少量积液,考虑结核?

结肠镜

手术:开腹探查

术中见腹腔粘连严重,腹膜及网膜表面大量粟粒样小结节,取送术中冰冻病理回报为肉芽肿性病变。

小肠表面可见大量粟粒样小结节。

小肠肠壁明显水肿,相互粘连,继续分离风险大,终止手术。

术后病理(大网膜结节)

纤维脂肪组织内间多个上皮样肉芽肿性结节形成,部分融合,伴显著多核巨细胞反应,并见小灶凝固性坏死,未见明确干酪样坏死。

抗酸染色

抗酸染色可见阳性杆菌,符合结核。

排查其它感染部位

诊断

术后情况

继续出血!持续高热!

介入、外科止血无效

治疗原发病

异烟肼iv+拜复乐iv

内科止血、输血

支持治疗

治疗原发病

抗结核:异烟肼、拜复乐、利福平静点(后改口服)+乙胺丁醇口服,抗结核2周后开始加用氢化可的松mgQd静点(后改口服)控制腹腔粘连。

杀菌+抑菌:异烟肼/利福平+拜复乐+乙胺丁醇

起效时间:快

剂量:足

途径:静脉→口服(注意小肠的吸收功能)

抗结核后19天出现肝损伤:ALTIU/L,ASTIU/L,TBIL44.9umol/L,D-BIL21.93umol/L,ALPIU/L,GGTIU/L

停药,换药:异烟肼→利福平;

异烟肼代谢产物乙酰肼肝毒性,利福平联用加速异烟肼代谢,加重其肝毒性

保肝:复方甘草酸苷、易善复

尽早恢复肠内营养,避免其它肝损伤因素

患者体温、CRP、ESR逐渐恢复正常。

止血、输血

充分抗结核、禁食、PPI、生长抑素、止血药情况下,出血仍然继续!

怎么办?禁食→进食

结核杆菌感染肠粘膜的淋巴组织,使肠壁充血水肿并出现干酪样坏死,形成溃疡,可深达肌层和浆膜层,侵蚀血管导致出血。即使结核菌被杀死,肠粘膜溃疡仍然存在。

如何帮助肠粘膜修复?

对肠道粘膜细胞增生最重要的是肠腔内直接存在有营养物质,可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刺激肠粘膜细胞的生长。因此,下一步最重要的是

——逐步恢复肠内营养!

肠外→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有助于肠粘膜的营养和修复

氨基酸→短肽制剂;泵点→经口;根据出血情况调整

肠内营养对于小肠出血的重要性

4

出院

诊断

5

随访

再出血:

回家进食(鸡腿、水饺)后再次便血,HGB下降至59g/L。

予输血、补液、抑酸、善宁、止血后好转。嘱患者低渣软食,辅助营养液支持。

此后患者未再出血,进食可,体重42→51kg,BMI15→19.4kg/m2。

3月后

HGBg/L。

ALT43U/L,AST34U/L,GGTU/L,ALPU/L。

ESR3mm/h,CRP5mg/L。

小结

√我国是第三大结核国家。

√结核病可急可缓,可重可轻。

√典型病例也有不典型之处:部位不典型(小肠)、表现为大出血较少见。

√不依赖检查,相信临床判断:PPD、T-spot.TB可以假阴性。

√结核病是可治愈的疾病,应该积极治疗。激素的“禁区”,可使结核播散。

√小肠出血的处理中,小肠营养至关重要。本例病例的处理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非常时刻,采用非常规方法。由“禁食”改为“进食”是出血好转的关键。食物是小肠最好的“黏膜修复药物”。

√时机:出血减轻时。

√内容:由氨基酸制剂过渡到短肽制剂,再过渡到整蛋白制剂;由肠内营养制剂缓慢过渡到食物。

√速度:泵点,20ml/h开始,速度逐渐增加,再过渡到经口进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yfbj/1066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