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为您养殖保驾护航
腹泻是猪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有10多种表现类型。在治疗该病时,人们常常会遇到久治不愈的情况,因腹泻引起的猪死亡屡见不鲜。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不同的腹泻有其不同的病原,只有找出导致猪腹泻的根本原因,进行对症治疗,才能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有效治疗猪各种腹泻疾病,避免误诊误治,我们结合临床实践,将多种腹泻按相似症状进行分类,分期介绍如何从病症和流行特点识别其病原,进行鉴别诊断。只要会准确诊断,治疗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篇主要介绍两种白色泻痢的鉴别诊断方法。
一.以白色为主的两种腹泻类型1
仔猪白痢
仔猪白痢易发于2-3周龄仔猪,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腹泻,排灰白色浆糊样稀便,有腥臭味。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发生于哺乳期的仔猪,常呈一窝一窝地发生,同窝仔猪间传播很快。本病发病率较高,病死率较低。
患病猪主要症状是下痢。粪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常混有粘液而呈糊状或粥状,并有气泡,有特殊腥臭味。肛门、尾部及周围常附有粘有稀粪。体温一般不见升高,精神尚好,有食欲。如不及时治疗,可见日渐消瘦,精神不好,喜卧于垫草中,被毛粗乱无光,眼结膜及皮肤苍白,渴欲增加,后期一般能恢复,如继发肺炎,常引起死亡。
2
猪副伤寒
本病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出现高热、肠炎和持续下痢为其特征。
该病主要发生于饲养密度大的断奶后仔猪群(2-4月龄)。本病呈散发,在饲养管理不良的条件下可暴发。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而以冬、春两季气候寒冷、剧变、多雨的天气下多发。
该病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多见于断奶不久的仔猪。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1℃左右,食欲不振或不食。先便秘后下痢、皮肤(鼻端、耳和四肢末端)发紫、气喘。慢性型体温正常或稍高,食欲不振,持续腹泻,粪便呈灰白、浅黄,恶臭,常混有血液,逐渐消瘦。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来或一开始即呈慢性病状,病猪体温稍升高,精神不振,常堆卧在一起,后呈持续性或间歇性腹泻,排灰白色、浅黄色或黄绿色粪便,有时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严重时,肛门失禁。病猪呈渐进性消瘦,最后因脱水而死亡。
二.两种白色腹泻的区别鉴定以上两种腹泻均为灰白色,容易混淆,可从病原、易感猪群、粪便形态等因素加以区别鉴定。1
病原:仔猪白痢病原为大肠杆菌;猪副伤寒病原为沙门氏菌。2
易感猪群:仔猪白痢主要发生于10-30日龄的哺乳仔猪,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主要集中于哺乳期;猪副伤寒主要发生于饲养密度大的断奶后仔猪群(2-4月龄),本病的发生无明显的季节性,而以冬、春两季气候寒冷、剧变、多雨的情况下发病更多。3
粪便形态:仔猪白痢主要为灰白色、乳白色糊状或粥状;仔猪副伤寒除灰白色粪便,可能还混有浅黄色、黄绿色粪便,有时混有血液、坏死组织或纤维素絮片。您在畜禽、宠物疾病防治和养殖方面有什么难题,可搜索鏈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㈢數璇?姹傛不鐧界櫆椋庡亸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