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冬季对于儿科医生来说是个巨大的考验,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轮番上阵,无论患儿、家长、还是儿科医生都被虐的发狂。最近流感病人稍微减少一些,腹泻患儿又明显增多。
今天,我院儿科苏海燕主任就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儿童腹泻的问题。
专家介绍
苏海燕,副主任医师,儿科副主任,儿科教研室主任,连云港市医师学会儿科专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成员。于儿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先医院,上海医院,担任南医大康达学院、蚌埠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工作。擅长儿童呼吸及危重症的抢救工作,对儿童保健及相关疾病诊治有独到经验。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数篇。
健康问答环节开始
▼
一、大便次数增多就是腹泻吗?腹泻是大便次数增多伴有大便性状的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是相对的,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当考虑腹泻的时候必须要结合大便的性状。
比如,本来宝宝每天都拉2次大便,大便性状正常,今天突然拉了4次,但是大便性状还是正常,这种情况下不能算腹泻。但是如果今天的大便跟平常一样是2次,但是大便性状明显改变,解稀便或者水样便,这种情况就要考虑腹泻了。
二、腹泻分哪些种类?1.按病程分类:
急性腹泻(小于2周)、迁延性腹泻(2周至2个月)、慢性腹泻(大于2个月)。
2.按病因分类:
感染性腹泻,包括肠道内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与肠道外感染。非感染性腹泻(饮食因素、气候因素)。
三、儿童腹泻中,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较为多见,如何区分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肠炎?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大便常规。另外就是观察大便的性状,水样便及糊状便多为病毒感染,粘液便或脓血便多为细菌感染。以及腹泻时的季节,在寒冷的季节婴幼儿腹泻80%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四、如何留取粪便标本?粪便标本留取最好在便后1个小时之内送检,不要尿不湿内的粪便,挑取肉眼看起来最不正常的部分
五、正常婴儿的大便是什么样的?母乳喂养儿粪便:
金黄色、不臭、呈酸性反应,稍稀,每日2~4次。有时候呈绿色,是因为大便排出快,带着胆汁的颜色.还有是因为肠道菌群氧化了胆红素变成了胆绿素所致。
人工喂养儿粪便:
淡黄色、较干、有臭味、配方奶中蛋白质以酪蛋白为主,容易有奶瓣,呈中性或碱性反应,每日1~2次,易便秘。
混合喂养儿粪便:
与人工喂养儿相似,但质地软、颜色黄。添加转乳食物后接近成人。
六、为啥要区分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呢?只有明确病因,才能有的放矢。如果是病毒感染的肠炎,大量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话,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会导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导致问题复杂化。
七、治疗要赶紧止泻吗?儿科原则上是避免使用止泻药物。因为抑制胃肠动力后,会增加病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加大风险。
如病毒性肠炎或细菌性肠炎的急性期,呕吐及腹泻能起到“排毒、减压”的自我保护,盲目止吐、止泻则可能打破机体的代偿而使肠道内的毒素无法排出,从而导致病情加重及并发症的发生。
八、孩子的腹泻要如何处理呢?不管何种原因引起的腹泻,首要考虑的是“有没有脱水”,接下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要不要用抗生素等等问题。
很多孩子病程的初期没有明显的脱水或者脱水的症状交轻,一般口服补液就可以了,但是疾病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着,所以家长学会判断孩子是否存在脱水至关重要。
九、孩子脱水的表现有哪些?十、孩子腹泻后要禁食吗?腹泻不建议禁食。以往患儿及成年患者发生腹泻时,为了让胃肠道得以休息,有的医生就强调限制饮食或禁食。
近年来,专家们发现禁食有害无益,在腹泻丢失大量水分的情况下,禁食会加重脱水和酸中毒,同时进食太少,患者处于饥饿状态,会增加肠壁消化液的分泌,加重腹泻。
十一、腹泻后都要静脉补液吗?只有当腹泻患者出现重度脱水或者不能口服补液的情况才需要使用静脉补液。
对于大多数没有出现脱水症状或者是轻中度脱水症状的腹泻患者,使用低渗性口服补液盐跟静脉补液同样有效,治疗更为简便。
十二、腹泻病如何预防?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
2.生理性腹泻避免不适当的治疗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
4.对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腹泻患儿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5.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
6.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END-
文:儿科
编辑:宣传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精彩
?我院成功承办蚌埠医学院年度临床学院联席会议?医院,景美,人更美!?流感病毒肆虐,儿科医护带病坚持工作?流感来袭,儿科迎来冬季患儿就诊高峰,医院与您携手应对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