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名:感冒灸
感冒灸由自动发热体和热熔药膏组成,其主要成份:防风、细辛、白芷、川芎、仓耳子、
荆芥等。
本品秉承传统灸法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治疗原理,采用现代工艺方式制作而成。通过
对穴位进行药物敷贴,刺激人体腧穴和经络,激发人体的自愈机能,达到祛风散寒、通
阳解表,发散通窍的治疗作用。
适用于外感风寒所致感冒、表现为有以下症状:畏风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鼻塞
流涕、咳嗽、咳痰清稀等症。
外用。贴敷大椎穴,伴咳嗽较重者贴敷身柱穴,每8小时一贴(穴位见图示1)
使用时展开护翼,剥开离型纸,将药片对准相应的穴位后,两翼贴于皮肤。
并在30分钟时(用于12岁以下儿童,应在刚开始使用时)将温控贴揭下,贴于
无药一面的中心,降低其温度,以免灼伤皮肤。(见图示2)
皮肤过敏者请将药片对准穴位,两翼反折,翼胶贴于内衣内侧使用。
1、本品为外用灸疗贴,切忌内服。
2、极个别使用后症状加重的患者,请暂停使用。
3、少数患者贴敷后如起泡(古称“瘢痕灸”),可用消毒针挑破,并放出积液,
涂擦抗菌类药膏即可自愈,愈后可继续贴灸。
皮肤破溃处忌用
鄂药管械(准)字第号
YZB/鄂-
鄂食药监械生产许号
置阴凉处、密封保存
见产品包装盒
三年
4贴/盒
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出品
中国灸法研究中心研制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庙山小区(武汉医药产业园)
通用名:咳嗽灸
咳嗽灸由自动发热体和热熔药膏组成,其主要药物成份有:麻黄、白芥子、细辛等。
本品秉承传统灸法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治疗原理,采用现代工艺方式制作而成。咳嗽
灸通过发散风寒,止咳化痰类中药的穴位敷灸,能有效激发人体的自愈机能,具有祛风
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
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嗽不止、咳痰清稀、色薄白、畏风恶寒、微热无汗、鼻塞
流涕等症。
外用,穴位贴敷(穴位见图示1)
1、急性支气管炎:贴敷身柱穴,每8小时1贴,4天1个疗程。
2、慢性支气管炎:交替贴敷身柱穴、檀中穴,每日1贴,每帖使用8小时,4天1个疗程,
一般通过4个疗程的治疗,即可有效控制支气管炎的复发。
使用时展开护翼,剥开离型纸,将药片对准相应的穴位后,两翼贴于皮肤。并在30分
钟时(用于12岁以下儿童,应在刚开始使用时)将温控贴揭下,贴于无药一面的中心,
降低其温度,以免灼伤。(见图示2)
皮肤过敏者请将药片对准穴位,两翼反折,翼胶贴于内衣内侧使用。
1、本品为外用灸疗贴,切忌内服。
2、极个别使用后症状加重的患者,请暂停使用。
3、极少数患者贴敷后如起泡(古称“瘢痕灸”),可用消毒针挑破,并放出积液,
涂擦抗菌类药膏即可自愈,愈后可继续贴灸。
4、咳血、高热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皮肤破溃处忌用
鄂药管械(准)字第号
YZB/鄂-
鄂食药监械生产许号
置阴凉处、密封保存
见产品包装盒
三年
4贴/盒
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出品
中国灸法研究中心研制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庙山小区(武汉医药产业园)
通用名:腹泻灸
腹泻灸由自动发热体和热熔药膏组成,其主要药物成分有:吴茱萸、肉桂、丁香、肉豆蔻、
荜澄茄、香附、胡椒等。
本品秉承传统灸法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的治疗原理,采用现代工艺方式制作而成。腹泻
灸选取温中健脾类中药进行穴位敷灸。既能快速控制腹泻的症状,又能增强脾胃的运化,
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
适用于急、慢性腹泻、腹痛、腹胀、呕吐及胃肠功能絮乱等。
外用,贴敷于神阙穴(肚脐)(穴位见图示1)。
1、急性腹泻:每8小时1贴,4天1个疗程。
2、慢性腹泻、肠胃功能絮乱:每日1贴,每帖8小时。4天一个疗程,每使用1个疗程间
停止使用1天,一般通过4个疗程的治疗,可有效控制腹泻的复发。
使用时展开护翼,剥开离型纸,将药片对准穴位,两翼贴于皮肤。并在30分
钟时(用于12岁以下儿童,应在刚开始使用时)将温控贴揭下,贴于无药一面的中心,
降低其温度,以免灼伤。(见图示2)
皮肤过敏者请将药片对准穴位,两翼反折,翼胶贴于内衣内侧使用。
1、本品为外用灸疗贴,切忌内服。
2、极个别使用后症状加重的患者,请暂停使用。
3、极少数患者贴敷后如起泡(古称“瘢痕灸”),可用消毒针挑破放出积液,涂擦抗菌
类药膏即可自愈,愈后可继续贴灸。
4、痢疾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孕妇、皮肤破溃处忌用
鄂药管械(准)字第号
YZB/鄂-
鄂食药监械生产许号
置阴凉处、密封保存
见产品包装盒
三年
4贴/盒
武汉国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出品
中国灸法研究中心研制
武汉市东湖开发区庙山小区(武汉医药产业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