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是常见肛肠疾病症状,然而不少人却因为痔疮常见,且危害不及其他肛肠疾病,就心存侥幸心理,自认为便血就是痔疮。医院专家刘佃温教授却指出,在临床上,有90%的肠癌患者因为便血,被误诊为痔疮。所以便血不一定是痔疮,还可能是肠癌。当出现便血问题后,及时检查确诊很重要。
如何分辨肠癌和痔疮?刘佃温教授表示,肠癌和痔疮虽然都表现为便血,但两者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痔疮出血,血在大便前或大便后,呈鲜红色附于粪便表面,两者并不相混。严重的痔疮,则可能在大便前后出现喷射状出血,大便秘结时尤其如此。
肠癌出血,血自肠中来,往往和大便混在一起,血色暗红,出血量也较多。有时甚至只是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肿瘤如果接近肛门,还常因压迫肠壁,而有频繁的便意。而且除了便血外,大肠癌还有一些踪迹可寻:
首先,大便习惯发生了改变。每天排便次由一天一次,突然变成一天四五次。有些严重的大肠癌,甚至出现每天数十次的黏液样血便,或者便意很急,但真正大便时量很少,而便后又觉意犹未尽。
其次,反反复复的腹泻或便秘交替出现。大便变细,像笔杆一样,或大便有沟槽等,也是大肠癌常有的症状。
如何尽早发现肠癌?刘佃温教授介绍,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现如今已取得明显进步,I期肠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90%以上的患者能治愈,II期患者5年的生存率可达70%-80%,而III期患者5年生存率却多在50%以下,IV期患者5年生存率则不到10%。由此可知大肠癌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如何早发现肠癌呢?
1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是早期发现肠癌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筛查方法。因为粪便隐血试验很灵敏,其他常见消化道出血如痔疮、胃溃疡也可能会导致阳性,因此需要做直肠指检或肠镜进一步明确出血原因。
2直肠指检直肠指诊是通过手指直接触诊下段直肠肠壁是否光滑有无结节或肿块,并可以对痔疮等肛周疾病进行诊断,若在指套上发现暗红色血液,可能提示肠道内出血,需进一步做肠镜检查。
大多数直肠癌尤其是低位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病变。中国的大肠癌患者中,一半左右是直肠癌,对于低位直肠癌,直肠指检可以初步诊断,直肠指检的作用不容忽视。
3肠镜检查肠镜检查是诊断大肠癌的最直接手段,也是发现早期大肠癌的有效手段。肠镜检查不仅可清晰地观察肠道,并可取活检做病理学检查。大部分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癌变,大于2cm的腺瘤有一半以上都会发生癌变。
然而从腺瘤的发生,到癌变的发生,可能要经历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如能在腺瘤未癌变或者早期癌变的无症状阶段,通过肠镜检查发现并经内镜微创治疗,则可以阻断了其向癌转变的机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