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有没有过这种经历:
“
同样在一个饭店吃饭,别人都没事儿,你回去就得拉的一塌糊涂;
“
毫无原因,突然就肚子疼,然后必须去拉肚子;
“
平时肚子里咕咕噜噜的响,多喝点水就大便稀了;
“
天一亮,肚子就开始难受,一难受准时就去拉肚子。
“
你总是很小心的去吃每种食物,但总也逃不出腹泻、便溏的怪圈。
别再抓狂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慢性腹泻的食疗方法
和常用中成药的辨证应用吧
慢性腹泻的分类及调理
腹泻总得来说,离不开脾脏的功能异常。我们知道,脾主运化水湿。当脾的功能出现问题时,我们饮食所摄入的水分就变成了脾脏的负担。脾不能将水分吸收、输布给身体的其它脏腑和四肢百骸,就会在消化道中停留过久而发生小便黄少,大便增多、变稀。
但导致脾脏功能异常的原因并不能简单理解为脾虚,也可能受其它脏腑影响而导致脾脏功能失调。
脾虚湿盛
由于忧虑、思虑过度导致脾虚,随后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减弱,而发生脾虚湿盛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判断标准是:舌大,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弱或细弱、细缓,不爱喝水和吃水果,平日经常处于思考思虑或忧虑状态。
这种情况建议常吃白扁豆、炒薏米。
白扁豆,性味甘,微温。归脾、胃经。可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扁豆炒后则偏于健脾而化湿。生扁豆可以水煮熟至软烂后食用,偏于祛暑湿,治暑湿腹泻。炒扁豆,可用30克煎汤代茶饮,并将扁豆吃掉,可治疗脾虚腹泻、便溏,或白带过多等症。
炒薏米,较生薏米性质平和而偏于健脾利湿。生薏米性微凉,适用于湿热而见小便黄少,皮肤瘙痒、流水诸症。如果你是脾虚,舌头不红,那么你需要用炒黄的薏米,坚持每日30克煮粥食用,对脾虚型腹泻也有很好的作用。
中成药可用参苓白术丸常服,可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也可灵活用于多种脾虚湿盛型疾病,如妇科带下量大清稀、慢性鼻炎鼻涕清稀量大等。
肝木克脾
肝气横逆则会克犯脾土,而引起腹泻。这种腹泻的特点往往是先肚子胀疼,而后必须去拉,拉完立刻就好。且经常发生于紧张、生气等情况后。现代医学称之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则称为痛泻。
治疗上有一则经典的古方叫《痛泻要方》,由广陈皮、炒白术、炒白芍、防风组成。
广陈皮
炒白术
炒白芍
防风
这种情况的判断标准为:腹痛则泻,泻完则不痛。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左关弦,右关缓弱。如果舌红者,则不适合,需要加减或另择处方。
此类型腹泻没有特别合适的食物类药材,可用上面的痛泻药方进行治疗。建议找专业中医师进行正规治疗。
脾寒腹泻
这种类型的腹泻,往往平常肚子里经常咕咕噜噜的响,像有很多水的声音一样,并且病人平时不爱喝水。判断的标准为:不爱喝水,口中唾液多而清稀,腹中响,肠胃怕凉,舌淡苔水滑,脉沉弦或沉弱。
这种情况可吃干姜。干姜,性味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可用干姜煎水服,或干姜打细粉,每次3-6克掺入粥中服。
成药可用理中丸治疗,理中丸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太阴病主方,而太阴病主症中就有腹泻。全方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组成,其中人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干姜则温中化饮,适用于脾胃虚寒而见腹胀腹泻者。
脾肾虚寒
脾肾虚寒型的腹泻最大的特点是腹泻经常出现在天刚亮的时候,而且很准时,中医称为“鸡鸣泻”。这种腹泻往往肚子疼的时候不多,平常也有怕冷、腰酸等肾阳虚寒的证候。判断标准就是:鸡鸣泻,舌淡或淡暗,苔薄润,脉沉迟尺弱。
肉桂
五味子
这种情况可吃肉桂和五味子。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可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等。五味子,性味酸、甘,温。归肺,心、肾经。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等。
可将肉桂1-3克、五味子10克煎汤10分钟,代茶饮。有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的作用。
中成药则可以服四神丸,温补脾肾,涩肠止泻效果极佳。
生活饮食宜忌
我们知道慢性肠胃病的禁忌是特别需要注意的,而肠道疾病又要比胃病有更严格的饮食禁忌才能获取长期疗效,你应该:
“
疾病期间不吃生冷食物,包括蔬菜、瓜果;
“
不吃油腻肥厚食物,太油腻的食物,脂肪含量很高,对于已生病的肠道来说是很重的负担;
“
不吃辛辣刺激,不喝浓茶、咖啡、可乐类饮料;
“
不喝牛奶及奶制品;
“
不喝豆浆及花生类食品,因豆类、花生类食物油脂含量很高,不利于疾病恢复;
“
适当减少每日饮水量,减少肠道负担;
“
适当增加运动量,使身体阳气生长,促进脾胃功能;
“
注意情绪管理,不要太过紧张压抑,紧张压抑的情绪不利于腹泻的恢复。
关于大便的各种问题,
你还有哪些疑问,
发评论一起来讨论吧!
喝了中药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治便秘,你选对药了吗?
吃益生菌能治便秘吗?
志强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