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深圳的街坊们注意啦!
即日起,广东省癌症中心将组织全省专家、医院、疾病防控机构和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起群防群治的工作队伍,在广州市和深圳市的40-74岁常住居民中开展五大常见癌症的免费联合筛查。首期筛查活动,将于2月在广州的越秀、海珠、荔湾三区以及深圳的各个社区全面铺开。
此次免费筛查的五大类别,是广东人较为常见的五大肿瘤,具体如下:
肺癌
肝癌
上消化道癌
结直肠癌
乳腺癌
哪些人可享受?据悉,筛查会采用初筛在社区,精筛(临床检查)在医院的模式,每年受益的居民达5万人以上,其中广州2.5万人,深圳2.5万人。在当地居住时间超过三年、在社区建立健康档案的常住居民,可在项目启动后,到社区卫生中心预约接受初筛。
知多D
根据《-广州市肿瘤登记年报》,广州市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前三位的区分别是荔湾、海珠、越秀,其中最高的是荔湾,其死亡率是最低的原萝岗区的2.17倍。可以发现,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主要位于中心城区。而此次首轮筛查,广州则定在了这三个老城区。
如何筛查?“社区初筛将采取问卷的形式,充分考虑居民的家族史、饮食习惯、抽烟喝酒的情况、情绪状况、体重腰围等综合因素,通过风险分析做出基本判断,医院做精筛。”曹素梅说,每种肿瘤的临床筛查均采用规范的方法进行。比如:
肺癌筛查采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
肝癌通过B超+乙肝表面抗原+甲胎蛋白(AFP)指标筛查;
肠癌采取肠镜检查;
上消化道癌采取胃镜检查;
乳腺癌采取乳腺B超、乳腺钼靶检查等。
社区每天筛查的情况会通医院筛查中心和省癌症中心的监控中心,通过信息化平台和预约挂号平台为患者安排好检查事宜。医院定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医院。
试点区外市民如何筛查?费用多少?肺癌筛查:元,有家族病史、吸烟等因素者
高危人群:
有肺癌家族史,年龄40岁以上的吸烟者,有肺结核病史、特别是有结核斑痕者,有职业致癌因子接触史,如工作环境中有石棉、无机砷化合物、煤烟、焦油、石油中的多环芳烃,以及长期受到厨房油烟污染、室内烧香和煤烟污染。
筛查方案:
可做低剂量螺旋CT,一次元,可检查出早期肺癌小病灶。
肝癌筛查:元,有乙肝或丙肝病史者或酗酒者
高危人群:
有明确乙肝或丙肝病史的病人;诊断有乙肝、丙肝所造成的肝硬化病人、乙肝病毒携带者、长期酗酒者和有肝癌家族史的人。
筛查方案:
高危人群,尤其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应每半年做一次“肝脏B超+乙肝两对半(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核心抗原、核心抗体、e抗体)+甲胎蛋白(AFP)指标定量”筛查,约元。
肠癌筛查:元,长期慢性便秘、腹泻者
高危人群:
本人有癌症史、肠息肉史或一级亲属(父、母、兄弟姐妹、子女)有大肠癌史,就属于高危人群,另外,如果本人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情况:近两年来慢性腹泻累计持续超过3个月、慢性便秘每年在两个月以上、黏液和/或血便史、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近20年来有经历过对精神造成较大创伤或痛苦的事件,也属于高危人群。
筛查方案:
结肠癌是预防效果最好的癌种之一,出现癌前病变即肠息肉后,一般需要五到十年才会发展为癌症,因此超过45岁的人士做一次肠镜,可保“至少五年安全”。普通人群也要每年进行一次粪便隐血试验排除可能的潜在病变。
40岁以上高危人群,医院进行普通全结肠镜检(含泻药等药物)元。无痛肠镜需额外加全麻费用、心电图等前期检查费用,约需元。
上消化道癌筛查:元,喜“烫辣糙”的重口味人群
高危人群:
上消化道癌家族史,有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伴有“肠化生”(即肠黏膜进入胃)病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高发地区(如潮汕、河南林县等食管癌高发地区),经常吃“烫辣糙”食物。
筛查方案:
普通胃镜(含药物)元,无痛胃镜需额外加全麻费用、心电图等前期检查费用,约共元。
乳腺癌筛查:元,有家族病史或生活习惯不良者
高危人群:
有乳腺癌家族史;12岁以前月经初潮或行经时间大于40年;经常吃高糖高脂低纤维食物,体形过度肥胖或伴有糖尿病者;长期服用激素或使用激素替代疗法;30岁后生小孩、40岁以上未孕、大龄独身、未哺乳,有乳腺良性疾病史,有放射史以及不良生活方式,大量应用含雌激素的美容品、保健品。
筛查方案:
每月例假结束后3-5天,进行乳房自我检查,发现乳腺肿块及早就诊。建议每年做一次乳腺检查。育龄期女性可每年做一次乳腺B超检查,4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高危人群最好两项同时做,乳腺B超分别为元、乳腺钼靶元。
筛查有望令肿瘤患者生存率提高15%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广东省癌症中心主任徐瑞华教授表示,该中心将为肿瘤高危居民开辟“筛查绿色通道”。通过该项目将争取在参加筛查的居民中使这五大肿瘤的早诊率提高到50%以上,并且使筛查出的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提高15%以上。
编辑:孙黎明、何然
来源:南方网、广州日报本地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