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事业发展科王家明
微编:事业发展科王家明
校对:事业发展科宋玺
审核:事业发展科罗国艳
导读Introduction
体检发现自己有“大三阳、小三阳”,感觉自己被“禁闭”了,不敢和家人一起共餐、不敢谈恋爱、不敢结婚、不敢要孩子......感觉自己离肝癌不远了。那么,对于乙肝你真的了解吗?乙肝病毒是否会通过日常传播,“小三阳”和“大三阳”有何不同,得了乙肝就等于得了肝癌吗?
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小编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学博士龙云铸,让他带大家走出那些关于乙型肝炎的误区。
专家名片龙博士
乙肝虽有传染性,但你照样可以生出健康宝宝。
一些年轻夫妇担心母亲携带肝炎病毒会传给宝宝,很多人担心会不会传给下一代,而选择了不生育。龙博士在这里很负责地告诉大家,乙肝不是生育的禁忌症。慢性乙肝是传染性疾病而非遗传性疾病,男性携带者生孩子基本不受影响。女性携带者生育如果进行母婴阻断技术,可以使95%以上的乙肝携带者生出健康的宝宝。即便是乙肝患者也可以通过治疗控制病情,在肝功能稳定、病毒不复制的情况下结婚、生育。
能否进行母乳喂养,这也是大家所关心的,研究表明,只要进行了乙肝的标准预防,不会传染给下一代,提倡母乳喂养。
龙博士
乙肝只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人们之间的谈话、物与物的接触一般是不会感染上乙肝的。
在龙博士的肝病门诊,总有乙肝患者诉说着自己的困惑,担心把自己的病传染给家人,现在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很是别扭。
龙博士说,其实不必惊慌,家庭成员之间还是应正常和睦相处,共同努力作好预防工作。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垂直、血液、体液、注射及性接触等传播,通过消化道并不会传播。也就是说,只有与乙肝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时不慎接触到了口腔或皮肤的破口,才有可能被传染。与乙肝患者一起就餐、相互握手、互相拥抱、同室居住、一起上班上课等,一般都不会被感染。
因此,在于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接触中,只要避开血液、体液的传播途径,是没有必要担心染上乙肝的。
龙博士
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需要进行筛查。
龙博士建议,与乙肝病人或携带者一起生活、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要进行一些筛查,如果家庭成员全部是阴性的,没有表面抗原阳性,也没有抗体的,建议他们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如果产生抗体了,基本就是安全的。
龙博士
乙肝病毒携带者也要看医生,不能因为无异常感觉就忽视定期检查。
龙博士说,在他的肝病门诊经常接诊到首次就诊即为肝硬化或者肝癌的患者。通过追问病史发现这些人知道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平时因没有什么异常感觉就不定期体检,经常是感觉到不适,如腹胀、腹痛等明显的症状才来就医,这时常常发现已是疾病晚期,十分遗憾。
对此,龙博士特别提醒,一旦发现有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就要定期(一般为3~6个月)到医院检查肝功、病毒学及与肿瘤相关的各项指标,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治疗。
龙博士
你还在庆幸自己只是“小三阳”?
“大三阳”和“小三阳”有什么区别呢?龙博士解释,所谓大、小三阳指的是乙肝免疫指标中e抗原阳性还是e抗原阴性,阳性者为“大三阳”,阴性者为“小三阳”,它只反映机体的乙肝免疫标志物状态,并不代表病情轻重或传染性大小。
所以说,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轻重要看肝功能等指标的好坏,传染性大小要看血中病毒载量。
龙博士
肝炎有甲乙丙丁戊五种,其传播途径有所不同。
龙博士介绍,除了乙肝,常见的有甲、丙、丁、戊肝这4种。不同病毒引发的肝炎,其传播途径和感染后的临床过程不同。甲肝和戊肝是消化道传播疾病,可以通过污染的手、食物或水传播;乙肝、丙肝和丁肝则主要通过母婴、性和输血传播。
甲肝和戊肝多为自限性疾病,很少发生慢性感染,但乙肝和丙肝则可发生慢性感染,有引发肝硬化和肝癌的风险。临床数据显示,近80%的肝癌病例均由乙肝和丙肝这两种病毒引起。
龙博士
只要能坚持正规治疗,患者可正常生活!
许多乙肝患者一旦知道自己患上了乙肝,就开始忧心忡忡,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其实,乙肝并不可怕,只要接受正规的治疗,保持积极、客观的心态,绝大多数患者病情可以获得很好的控制,过正常人的生活。
科室推荐:医院感染内科株洲市医院感染内科系株洲市肝病、结核病特色专科,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承担了株洲市最主要的传染病防治任务;开设有肝病门诊、结核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和病房(70张床位)。
科室人才和设备实力雄厚,拥有株洲市核心专家和株洲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博士生2名,硕士生5名;擅长诊治肝炎、结核病、肝硬化、脂肪肝、手足口病、肺部感染等疾病;对不明原因的黄疸、发热患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湖南省卫生厅重点科研基金各一项,市厅级课题3项;三项研究成果分获、和年度株洲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SCI论文2篇。
健康
-(医生办)
-(护士办)
版权信息:本文为株洲市医院原创内容,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
急救丨客服原创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