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初生55天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时间:2020/9/16 3:50:43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www.czktmy.com/m/

-/

仔猪腹泻是仔猪因很多病因引发腹泻的临床表现,不是病名。仔猪腹泻是长期困扰养猪生产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病因复杂,发病率与病死率高,防治困难,给养猪业造成很大损失。

一、仔猪腹泻的发生规律:仔猪腹泻总体看有4个高峰。

1、初生2—3天因对环境条件的突变不适应或受不良品质初乳的影响出现水样便。

2、10—12天因补料不当,胃肠适应功能不足引起的饲料抗原过敏或饲料中营养抑制因子影响排稀便或粥样便。

3、出身20天左右由产毒型大肠杆菌(ETEC)引起的乳白色或灰白色稀便或软便。

4、断奶后7天内因断奶应激引起的稀便或粥样便。

不同饲养管理条件和水平,不用季节和新老猪场,不同饲喂方法,腹泻发病率差异很大,一般在20%—80%之间,断奶前要高于断奶后。由于发病原因不同,病死率也不一样,轻者占10%左右,出生后由病毒感染的病死率几乎高达%。据多数厂家统计数据表明,因腹泻造成仔猪死亡的约占整个仔猪死亡头数的70—80%。

二、仔猪腹泻的发病原因

能引起仔猪(含断乳后二周)腹泻原因很多,据目前所了解的有如下三类十一种。

1、生理性腹泻。

(1)仔猪期(55日龄前)消化道与各种腺体发育未成熟。仔猪小肠绒毛长度、绒毛面积、上皮凹陷深度和淋巴细胞密度等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种消化腺体机能还不完善,各种酶类分泌不足导致消化功能不全而影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引发腹泻。

(2)胃酸分泌不足。胃酸不但能维持胃肠酸性环境,激活胃蛋白酶,并且具有抑制肠道有害微生物的繁殖,扶持有益菌正常繁殖的功能。由于胃壁功能还未发育健全,不足的胃酸难以维持胃肠道的适宜酸性环境,胃内酸度不足(PH值3.5—4.2),对胃蛋白酶的激活能力差,使一部分或大部分蛋白酶原不能转化成胃蛋白酶来消化蛋白质。未消化的蛋白质进入肠道腐败发酵促使腹泻发生。

(3)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仔猪出生后各种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好,对外来抗原物质刺激应答反应差,不能很快形成抗体。免疫系统的建立和形成约在出生后两周左右,以后逐步趋于成熟,仔猪三周以前基本靠初乳中的母原抗体获得被动免疫,而且母原抗体只能维持20天以内,据检测20天以后仔猪抗体水平在2lg2以下,无保护力,此期如有肠道病原菌感染或饲料抗原物质刺激,即可发生病原性或过敏性腹泻。

(4)仔猪神经调节中枢发育未健全,对外界环境适应性差,如寒冷、潮湿、有害气体、断乳、组群、打苗、去势和饲料突变等不良因素的刺激,促使肾上腺功能亢进,胃酸分泌减少,肠道菌群失调,肠内渗透压升高,肠蠕动加快而出现应激性腹泻。

2、病原性腹泻

由致病性病原体引起的仔猪腹泻种类很多。经常发生的有如下几种:

(1)病毒性腹泻。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仔猪传染性肠胃炎。由类冠状病毒引起的流行性腹泻和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这三种病毒引起的仔猪腹泻均为水样便,呈灰色或灰绿色,也有的是黄色。落地不成形,分辨表面经常出现一层油样膜或小米粒大气泡。一旦发生多为混合感染,单一发生的很少。在未接种疫苗的厂家,发生本病后,初生10天内的仔猪死亡率%,10—30日龄的死亡30%左右,30日龄以后无并发病基本不死。冠状病毒和轮状病毒仔猪死亡率很高,类冠状病毒次之。从临床症状上三个病毒很难鉴别。只有在电镜下才能查明。

(2)病菌性腹泻。一是由产毒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痢和白痢。黄痢发生在出生5天左右,粪便呈黄色软便或稀便。白痢发生在出生20天左右,粪便呈乳白色或灰白色软便或稀便。这两个病只要饲养管理条件好及时合理治疗死亡率不高。二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仔猪红痢。该病粪便为紫红色血。发生在出生5天之内,死亡率很高。

(3)密螺旋体引起的腹泻。统称血痢,粪便内有暗红色或鲜红色血液或凝血块。大猪多发,仔猪发病较少。

(4)寄生虫引起的腹泻。仔猪感染类园线虫、球虫均能引发腹泻,粪便多呈粥状或稀便有潜血。

3、营养性腹泻。

(1)营养抑制因子性腹泻。大豆粕中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脲酶两种对猪有影响的营养抑制因子,而且两者是随加工工艺温度高与低平行增减的。

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胰脏分泌胰岛素入血液参与糖代谢,分泌胰蛋白酶入十二指肠分解蛋白质,最后生成氨基酸被仔猪吸收利用。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能与胰蛋白酶结合成不可逆性的非活性复合体,抑制了胰蛋白酶的正常分解蛋白质的作用,可使饲料中的蛋白质在肠道不能正常消化吸收。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在大肠内腐败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刺激损伤肠壁,大肠吸收水分能力减弱。造成腹泻。豆粕中的脲酶(尿素酶)可把尿素水解为氨和二氧化碳,过量的脲酶会导致尿素循环(主要是内循环)中的氨浓度升高,氨对肠道粘膜细胞有毒害作用,受损伤的肠粘膜失去对营养和水分的吸收能力,造成腹泻。

(2)营养过敏性腹泻。

饲料蛋白质中含有一种能引起仔猪发生超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如大豆球蛋白、半球蛋白。仔猪首次采食此类抗原物质后刺激免疫系统立即处于待发的非耐受状态(记忆反应),当第二次遇到同样抗原时,机体马上产生超敏反应,造成肠道组织损伤,消化酶的浓度与活性降低导致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造成腹泻。

(3)营养过剩性腹泻。

由于仔猪阶段消化生理未发育健全,特别对谷物性的食物消化吸收能力差,致使一部分或大部分植物性蛋白质食物不能被小肠消化吸收而运送到大肠,造成大肠容积增大,大肠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对营养物质吸收能力很小,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质在大肠内腐败发酵产生有害气体刺激肠壁,损伤肠道功能,对水的吸收能力降低,液体分泌能力增加,肠蠕动加快,出现腹泻。由于大肠腐败产物的增多,给致病性大肠杆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条件,使其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加重腹泻的发生。

(4)缺铁性腹泻

仔猪出生后3天内不给补铁可造成缺铁性腹泻。

三、预防措施

1、仔猪开食补料时,一定要做到少给、勤给,不能断续给料,使其尽快脱敏。实践证明断乳前补食到克料,断乳后能基本杜绝腹泻的发生。

2、仔猪断奶要及时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东方痢肽,能有效控制腹泻的发生。

预防哺乳仔猪拉稀于产前一周按6%的量给母猪饲喂东方痢肽,产后给母猪饲喂按4%的比例添加,如果是母猪产前没有添加的话,产后5天之内母猪按6%的比例添加,5天之后恢复至4%;断奶前按20%--30%比例添加,断奶后的仔猪按10%的比例添加,7周龄以上的猪按日粮6%的比例添加。

附:仔猪补液盐配方

氯化钠3.5g

氯化钾1.5g

碳酸氢钠2.5g

葡萄糖粉20g

蒸馏水0毫升

致富热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yfbj/7332.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