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今年4月4日(周日)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 常言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养生节气。 同时,清明又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有三候
一候:桐始华 桐,是指白桐花。清明来到,白桐花开,清芬怡人。 二候:田鼠化为鹌 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为至阴之物,鸟为至阳之物。此语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 三候:虹始见 清明时节多雨,故而彩虹出现。清明习俗知多少
清明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不仅讲究扫墓,还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活动。 因为,古时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人们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清明养生重在“清”
清明养生重在一个“清”字,主升清降浊,吐故纳新。经过一冬的缓慢代谢,人体积累的废物需要排出,应注意“清心气”、“清肺气”、“清肝气”。
清心气 春季肝阳上升,肝阴容易不足。清明恰逢祭扫时刻,情绪易波动、抑郁,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平时可以多去户外踏青、健走,来清净心气,愉悦身心。 清肺气 肺主气,司呼吸。清明节气可走出户外,做一组腹式呼吸。 具体方法为:用鼻吸气,尽力扩展胸廓将空气吸入,腹部肌肉用力,让气息从胸部一直延伸到腹部(脐下丹田处),再从腹部将气慢慢呼出(可以用口),循环20~30次,清除肺部浊气。 清肝气 清明节有饮茶、吃青团的习俗。清明时最好的茶叶叫做“明前茶”,顾名思义,是清明前采的茶叶,品类以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及洞庭碧螺春等为佳。 此时的茶叶经过1~2个星期的摆放,已经去掉了“土”味,而且干茶的水分也降低了,泡出的茶叶可以说是“汤清味醇”。 每天喝上一杯,可以利水祛湿、清畅肝气。清明时节,常揉三穴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阻碍其运化机能,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运行血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经常敲打或按揉以下三个穴位,也有很好的疏肝解郁功效。
行间穴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
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太冲穴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处向脚腕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
它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
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让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按揉方法: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方向推揉,有助于将肝火泄发出去。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长期按摩此穴,可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管硬化,对脂肪肝的防治也有很大益处。
每天每侧按揉30~50次,个人感觉酸胀为度。
住:夜卧早起,7~9点起床
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尽量做到晚睡早起。
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鸡早”,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
早晨7点~9点,胃经最旺,可以在此时起床并进食。
行:多动少静,春练别赶早
此时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另外,外出踏青,“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强登山。
还有,中医认为,春天最适合放风筝,因为春季天地的气都往上走,这时候放风筝,顺应了天地之气,最有益于身心健康。吃:“两多一少”很重要
多吃“柔肝”的食物 “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多吃“祛湿”的食物 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还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少吃“发物” 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所以不宜进食羊肉、海鲜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清明时节,常吃二甜山药味甘性平、健脾益气,经常食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还能有效预防胃炎、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的复发,煮粥、炒菜均可。
大枣不仅对脾脏有益处,还能补气养血,尤其适合女性,可以煮粥食用或者是切碎泡茶喝。
清明时节,常吃三菜韭菜所谓“春韭贵如油”,韭菜在春天质量最好,常吃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
而且韭菜是温性的,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利于人体生发阳气,在补肾的同时,能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炒鸡蛋或做成韭菜盒子,都很不错。
苦菊清明节气时如果肝火太旺会引燃心火,这两堆火要是一并烧起来问题可就大了,比如容易出现口疮、口腔溃疡、牙疼、长痘等。
苦菊能清热去肝火,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嫩绿的,微苦,很爽口,洗净以后凉拌就能吃。
马齿苋清明时节的野菜性偏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其中,马齿苋是最流行的。把采来的马齿苋去掉根和老茎,洗净后需用滚开的水焯大约一分钟再捞出来,并切段放入盘中。
吃时可以拌些蒜泥,再加上醋和姜,这样会起到驱寒的作用。
喝:养生粥茶,不妨多用
黄芩茶 做法:黄芩6克、绿茶3克,将黄芩用毫升水煮沸,然后用它来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燥湿、泻肺火、解毒、利尿、降压、镇静等。 桂圆红枣茶 做法:桂圆、红枣各5颗,用沸水冲泡。最好将红枣划开。 功效:补心脾、益气血、安神、润肺等,尤其适合倦怠无力、失眠健忘者。 山药止咳饮 做法:60克山药熬水,然后弃渣留汁,加甘蔗汁50毫升、酸石榴汁20毫升,再重新煮沸后摊凉就可以喝。 功效:健脾益肺、滋阴益精等。 百合粥 做法:百合60克和大米克共煮粥。 功效: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清明时节,常饮四汤山楂薏米饮取生山楂9克、薏米10克,加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2个月为一疗程。
作用:舒肝理气、健脾养胃。
藕汁白萝卜饮材料:鲜藕克,白萝卜克,蜂蜜30毫升。
选取鲜嫩的藕节,同白萝卜一并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榨汁,过滤后在汁中调入蜂蜜即可饮用。
功效:凉血养阴,养肺润肠。
枇杷银耳汤新鲜枇杷克,银耳10克,白糖适量。
将银耳用冷水浸发清洗干净,放入碗内加少量水,上笼蒸至银耳粘滑成熟,选新鲜枇杷剥去皮,挖去籽,切成小片待用。
洗净锅,放清水烧开,先下蒸好的银耳,烧滚后再放入枇杷片和白糖,放入大汤碗中即成。
此方可治疗肺热伤阴,肺燥咳嗽,咯痰不爽,肺结核等病症。
砂仁鲫鱼汤鲜鲫鱼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精盐各适量。
将鲜鲫鱼刮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然后与陈皮共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功效:醒脾、开胃、利湿。
————————————————————————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个实用靠谱的
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开发
战疫全媒体平台再次提档升级平台融合有
今日头条——热点疫情
央视频——现场直播
腾讯较真——实时辟谣
快手——科普微视频
微医——网上公益问诊
搜狗——同行程查询系统
清博大数据——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查询
还有国务院的疫情线索征集系统
各地物资需求上传系统
喜马拉雅疫情防护语音专辑
中小学公益网校
蔬菜合作社查询
资源下载专区
权威政策解读
等权威平台开发
是目前全网疫情信息最全
全网服务能力最强的平台
一键抵达不要再满世界找长按上方图片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