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见病
轮状病毒感染属于自限性疾病,除了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外,也没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等待孩子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把病毒“驱逐出境”,然后自己好起来。宝妈妈们,你知道吗?
1腹泻和秋季腹泻区别不只在多了秋季2字?
腹泻分感染性的和非感染性的,感染性腹泻又分细菌性的和病毒性的。很多种细菌可引起感染性腹泻,人们熟知的痢疾便属于细菌性腹泻。细菌性感染也不是宝宝腹泻的首要原因,60%的宝宝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又以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为主。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高发于秋季,因此又被称为“秋季腹泻”。所以秋季腹泻基本成为轮状病毒感染的代名词。除此之外,肠套叠以及生冷食物刺激等因素导致的生理性腹泻则属于非感染性腹泻。
2秋季腹泻只在秋季发生吗?
秋季腹泻不只发生在秋季,其他季节也可能出现。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所以又叫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秋季腹泻在1岁以下的婴幼儿中高发,5岁以下的儿童都可能患上此病。大人也会感染轮状病毒,但基本上没有症状,也就是说,大人常常是隐性的病毒传播者,自己不发病,反倒容易传染给宝宝。
3秋季腹泻的症状都有哪些?
秋季腹泻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烧,然后是先吐后泻,大便呈蛋花汤样或者清水样。患了秋季腹泻,不同的宝宝每天拉的次数不一样,有的要拉个五六次,有的要拉十几次。对于吃母乳的宝宝,每天拉五六次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只根据宝宝大便的次数来判定他有没有腹泻,还要结合宝宝大便的形态和宝宝的其他症状来判断。如果自己无法判断,就收集宝宝新鲜大便,去医院让医生化验诊断一下,看大便里有没有轮状病毒。这样的检测方法准确性较高。
4你家宝宝是不是秋季腹泻的高发年龄段?
秋季腹泻常影响5岁以下幼儿,1岁以下宝宝高发,属于自限性疾病。秋季腹泻很容易引发脱水,宝宝在刚开始发病时,6个小时内会快速脱水。如能正确护理及时纠正脱水,一般5~7天后可自愈。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病毒之类的药物。呕吐一般也不建议使用止吐药,除非呕吐不止才会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吐药(如昂丹司琼)。提倡支持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基本原则是二元治疗,一方面直接改善症状,另一方面提高自我功能),及时补充因呕吐或排便而丢失的电解质和水分,也就是说要及时使用口服补液盐。另外,48小时内开始补充益生菌有助于缩短病程,使用具有吸附作用的止泻剂如蒙脱石散也有一定的缩短病程的作用。对于轻、中度脱水的宝宝,首选的治疗方式是补液,而首选的补液方式是口服补液盐,在家给宝宝治疗即可。通过给宝宝补充口服补液盐的方法,可以有效防止宝宝进一步脱水,避免宝宝由医院里去输液。
重点来了
5儿童不能使用成人药品
成人止泻药孩子禁用成人常用的强力止泻药包括复方地芬诺酯(如“止泻宁”)、盐酸洛哌丁胺(如“易蒙停”)等,都是成人剂型药物,宝宝腹泻是禁用这类止泻药的。因为盲目止泻不利于体内病毒、细菌毒素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也会影响医生对宝宝病情和脱水情况的判断。除了强力止泻药禁用于宝宝外,老百姓腹泻时常用的氟哌酸、泻立停、痢特灵等抗菌类抗生素药物也禁用于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