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9.html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是在我国乙肝、丙肝、酒精肝等肝炎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人民健康面临严重威胁情景下,为集中各种社会力量,发动群众,广泛开展预防肝炎肝病科普知识宣传,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而设立的。
今年全国爱肝日主题: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因肝病死亡病历达多万人。我国是“肝病大国”,各类肝病人群数量庞大,我们的亲友中大约每10人就有1人是慢性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而脂肪肝更有年轻化趋势。
由于肝病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病,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病原因和特点不一,因此,我们在爱肝日到来之时向全人群提醒:老少皆需护肝,中青年更要“爱肝”。老年护肝:防止药物性肝损伤,不要滥用保健品老年人群基础疾病多,各类肿瘤疾病高发,比较喜爱保健品,往往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因此,由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不容忽视。老年人群药物性肝损伤常发于中草药、抗生素、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抗结核药、降糖药、心血管类药等,发展严重可致多器官衰竭。因此,提醒老年朋友在基础病的长期治疗或抗肿瘤治疗期间,要特别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一旦发现肝损伤,及时对症护肝治疗。
儿童护肝:避免药物服用过量儿童由于肝脏发育不成熟,对药物潜在肝毒性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不足,一旦出现药物服用过量或误服情况,容易造成急性肝损伤甚至肝功能衰竭,严重者危及生命。引起儿童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药物包括中药、抗菌药和解热镇痛药,如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它被认为是最安全的药物之一,但也是导致儿童药物性肝损伤的最常见药物。因此,家长给患儿用药应谨遵医嘱,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剂量,同时管理好家里的药箱,避免儿童误服。中青年护肝:少熬夜、少喝酒、警惕过度节食中青年人群更易患慢性肝病,他们出现肝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慢性肝炎、长期熬夜、酒精摄入、过度肥胖、节食减肥。
慢性肝炎需早诊早治。中青年是慢性肝炎的高发人群,主要由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转化而来。我们建议,中青年普通人群及时检查抗体滴度,必要时补充接种疫苗;对于肝炎病毒携带者人群,如乙肝病毒携带者,建议定期复查;慢性肝炎人群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监测肝功能,避免其他伤肝的行为加重损害。
充足睡眠是最好的护肝药。中青年人群负担重,压力大,一直以来都是熬夜队伍的主力军。我们常对病人说,最好的护肝就是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就是最好的护肝药。
因此,提醒中青年朋友规律生活,保证睡眠,爱肝就要会休息。
喝酒伤肝躲不掉。中青年人群工作生活应酬饮酒不可避免,但喝酒伤肝毋庸置疑,唯一有效的避免方式就是戒酒,长期摄入酒精更可造成不可逆的肝损害。
因此,提醒中青年人群尽量避免长期饮酒,尤其是有基础肝病,更应早日戒酒,避免肝功能进一步受损。
肥胖可引起肝损伤。据统计我国脂肪肝人群呈急剧上升趋势,接近2亿,总体发病特点是男性多于女性,城市多于农村,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中青年人群肥胖比例越来越高,长期肥胖造成的脂肪肝会引起肝损伤;过度肥胖人群需要针对伴随而来的“三高”进行药物治疗,也会有肝损伤风险。因此,提醒中青年人群控制体重,加强运动,远离肥胖。节食减肥反而易患脂肪肝。中年发福往往是爱美人士的噩梦,不少人减肥不靠运动靠过度节食,在减肥成功后居然患上脂肪肝。脂肪在体内的运输和代谢靠的是蛋白质,而肝脏是脂质代谢的主要器官,当节食减肥没有足够的热量摄入时,机体动员体内其他部位的脂肪大量囤积在肝脏,形成脂肪肝,损害肝功能。因此,提醒中青年人群科学减肥,饮食均衡,不要过度节食,避免体重急剧变化。小编还见过很多小伙伴担心“小三阳”是不是会传染给家人,遗传给自己的孩子。今天就和大家讲讲相关的问题。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全球第九大引起死亡的疾病。我国是个肝炎大国,病毒性肝炎发病数位居法定管理传染病的第一位。
那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按病原分类,目前已发现的病毒性肝炎至少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庚、TTV七型肝炎,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丙、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大多数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少数感染者会出现恶心、食欲下降、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症状越来越明显,可能会出现肝区痛、肝掌、蜘蛛痣,部分人会有黄疸等症状。
各种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不同的。
乙、丙、丁型肝炎传染途径是“病从血入”,即肝炎病人或慢性带毒者可通过化验采血、针刺、注射、手术、皮肤湿疹、月经、分娩、输血等形式把病毒排出体外传染给他人。甲型和戊型传染方式是粪口途径,也即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从肝炎病人粪便排出体外,污染了水源、食物及各种用具,当人们接触了这些被污的物品之后,病毒就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内,发生感染。生活中最常见的病毒性肝炎是乙肝和丙肝。
其他引起肝损伤的疾病
酒精肝:喝酒伤肝,喝酒引起的肝损伤我们就叫酒精性肝病,也会导致转氨酶升高,长期饮酒也会引起肝硬化。饮酒折合乙醇含量,男性40g/日,女性20g/日,大于5年,就可以定义为酒精性肝病。
脂肪肝:一般我们指非酒精性脂肪肝,通俗的说也就是太胖了,脂肪在肝脏堆积引起的肝组织病变,一般会伴有胰岛素抵抗,患者体重超重,合并三高。近年来,生活条件改善,脂肪肝数量日益升高,很多人体检已经发现转氨酶升高,往往还不重视,其实脂肪肝危害很大,同样可以导致肝硬化。
药物性肝炎:是药三分毒,这次新冠疫情来的凶猛,有些患者使用了很多“猛药“,其中就有不少患者出现了肝损伤哦。也就是吃药也会把我们的肝吃坏了,常见的保健品、中药都可以导致肝损伤。
医生提醒:当我们的肝脏有异常时,它会主动发出诸如身体感到疲乏无力、肝区有疼痛、出现肤色异常等信号。因此,肝脏释放出这一系列的预警信号其实在提示我们要有防范和治疗措施了。
最医院检查肝功能。检查后,不论何种类型、何种程度的肝功异常均应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时就要进一步明确哪种因素引起的,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还是药物引起的,或者是自身免疫引起的等。
在我国第21个“全国爱肝日”来临之际,小编再次提醒您:爱肝行动不应只限“爱肝日”当天,特别是有基础肝病的患者,端正对于肝病的态度,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调理、定期检查、科学防治。早发现、早治疗,躲开“伤肝”药物及不良因素,不给肝硬化、肝癌留下可乘之机,不让令人望而生畏的“传染性肝病”给我们和家人的生活蒙上阴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