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偶尔大便中带有血丝,应该只是痔疮而已,怎么会是大肠癌呢?”今年38岁的张先生拿到检查结果时简直无法相信。
而在临床上,把肠癌当成痔疮的不在少数,很多直肠癌患者初次就诊被误诊为痔疮;
有的甚至想当然地当成痔疮自行治疗数年,直到病情恶化才被发现!
大便出血,别以为就是痔疮!
痔疮与大肠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却因为“便血”这个共同的症状,把不少大肠癌患者蒙在鼓里,一厢情愿的以为自己只是普通的痔疮发作。
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肠癌的发病率显著递增,致死亡率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
而且有明显的低龄趋势,这与我国早期肠癌确诊率不高有很大关系,肠癌患者有超过80%的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
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在癌细胞浸润仅限于直肠黏膜时,便血作为唯一早期症状占90%,可惜往往未被病人重视。
后期主要表现为:
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腹泻、便血、腹痛腹胀、肠梗阻等消化道症状和贫血、乏力、疲劳、发热等全身表现。
关于便血,你必须知道这些!
便血,虽然是大肠癌常见症状表现,但并不是特异症状,很多肛肠疾病都会出现便血,如痔疮、肛裂,结直肠肉、肠炎等,也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消化道的表现,所以很多人把大肠癌便血误认为是痔疮,以至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便血了,痔疮还是肠癌?
一、直肠癌便血与痔疮便血的区别:
直肠癌便血:
表现为持续性,慢性带黏液血便,血色暗红,通常与粪便混在一起,便意频频,有时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无粪便。
如果癌肿瘤离肛门越远,便血发生率越低,直肠癌患者约有80%有便血。
痔疮便血:
最常见的是鲜红的血,不与粪便相混而是附于粪便表面,或表现为大便前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
二、痔疮与直肠癌排便习惯的改变:
痔疮不会引起排便困难,尤其是大便变细,即使是痔核脱出,也表现为短期的因排便疼痛而不愿用力大便,一旦水肿及炎症消退后,立即可恢复正常。
部分直肠癌患者,早期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变细,伴有腹胀,腹痛。
肠镜筛查非常重要
长时间的夜生活,三餐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饮酒无度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肠癌的发生,而这些生活方式一般都出现在年轻人身上,这就导致了此类疾病的年轻化趋势。
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肠道息肉史、炎症性肠病史、肥胖、嗜好烧烤、高脂肪高蛋白食物者、缺乏运动者是高危人群,应在40岁前做肠镜筛查。
大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
因为由正常黏膜变化为大肠癌的过程非常缓慢,早期病变往往是在肠道黏膜上突起一小块,这种凸起70%~80%会变成息肉,然后再慢慢恶变成癌。
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一般需要5-15年,所以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发现并切掉它,就能永绝后患。
每一次变化都有足够的时间和相应的方法进行治疗,治好了就可切断肠癌演变之路,因此,开展肠癌筛查非常重要。
针对性检查是排除肛肠疾病的最佳途径,若患者出现多次便血,医院做肠道的相关检查。
最好的检查,就是结肠镜!
它不但能发现息肉、早癌等前期病变,还能镜下直接切除。
以下现象要引起高度警惕:
因不明原因导致的便血、贫血,或排便习惯改变;
大便形态、颜色改变;
大便带有粘液或混有暗红色;
长期腹痛、便秘、腹泻;
腹泻与便秘交替;
以及腹部有肿块的人群,一定要立即进行专业结肠镜检查。
李朋桧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虚实挂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委会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
中国女医师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肛肠分会常务理事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便秘联谊会理事
“华中中医肛肠专科联盟”专家
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常务委员
河南省消痔灵技术培训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会肛肠分会委员
河南省医师协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毕业于河南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年曾在河南省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河南省肛肠诊疗病中心)进修学习一年。年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六院(医院)进修学习,师从全国著名肛肠病专家任东林教授。医院进修结直肠肿瘤一年。年9医院学习,师从全国著名肛肠专家郑丽华教授,深得其“虚实结合挂线疗法”真传。年拜师于全国著名盆底肛肠外科专家邵万金教授,深得邵教授传业授经,紧跟国际及国家盆底肛肠学科的步伐。发表论文数篇。年被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肛肠学会评为河南省肛肠学科知名专家。
大学毕业后一直专心致力于盆底肛肠外科,从事盆底肛肠专业近二十年,精治盆底肛肠疾病的多发病常见病及复杂疑难病历,反复手术或治疗效果不佳的顽固性病例,以及无痛微创美容手术。尤其为区域内广大羞于启齿的女性患者解除了后“股”之忧”,被患者尊称为“妙手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