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公布男,23岁,严重非血性腹泻,

时间:2018-1-5 19:01:18 来源:腹泻_腹泻治预防治疗网站 作者:佚名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3岁,严重的非血性腹泻已持续2周以上,每天腹泻≤20次,由其家庭医师转入急诊治疗。

该例患者不伴腹痛、发热。既往(年)被诊断为轻度溃疡性全结肠炎,自此接受美沙拉嗪治疗。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后数月诊断出患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服用熊脱氧胆酸治疗。进入临床缓解和内镜缓解期超过4年。近期,该患者无出国旅游史。

体格检查示患者一般情况好,心率61次/分,血压99/66mmHg。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示炎症指标轻度升高,红细胞沉降率49mm/h(正常范围0-15),C-反应蛋白6mg/dl(正常范围0-5),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μL;正常范围,28-/μL)及免疫球蛋白E水平明显升高(.9U/L;正常范围0-)。

回顾患者既往电子病历,显示在年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后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呈逐渐增多趋势(图A)。

便常规未见寄生虫或梭菌毒素,3次便培养均为阴性。乙状结肠镜显示分布于正常粘膜间的片状粘膜红斑和小的浅糜烂灶(图B)。

结肠镜活检及组织病理学分析示轻到中度不规则隐窝结构,固有层致密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图C),嗜酸粒细胞性隐窝炎(箭头)。回顾既往活检标本,发现年和年标本中固有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已经存在,但程度轻,未浸润隐窝上皮(图C)。

答案公布

诊断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

该例患者最典型的表现是显著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而且自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后逐渐加重。这一时间特点,结合持续便培养结果阴性,除了寄生虫感染可能外,提示了美沙拉嗪毒性药物反应的可能。停止美沙拉嗪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数天后出院。停药1个月后复诊,实验室检查示血嗜酸性粒细胞数目恢复正常(图D)。乙状结肠镜示粘膜愈合(图E),结肠活检正常(图F)。该患者对美沙拉嗪过敏性反应的后期表现体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特点为肠粘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粘膜下水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可分为原发性(排除性诊断)或继发性(继发于寄生虫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或不良药物反应)[1]。既往报道过可引起结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利福平、卡马西平和柳氮磺吡啶[1]。5-氨基水杨酸已知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尤其是在肺部(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2]。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例关于5-氨基水杨酸引起临床显性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的病例报道。尽管5-氨基水杨酸毫无疑问是治疗炎症性肠病最安全的药物,但在罕见情况下可发生严重副作用如间质性肾炎肾衰竭,胰腺炎,心包炎,心肌炎,胸膜炎等[3]。这些副作用发生的时间不定。这例患者服药后很快出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但5年后才导致嗜酸性粒细胞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由于炎症性肠病组织学也可表现为固有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因此其在早期肠道组织活检中被忽略。但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结合活检中嗜酸性粒细胞性隐窝炎应促使临床医生或病理医生考虑其他病因可能。

参考文献:

[1]BatesA.Diagnosingeosinophiliccolitis:histopathologicalpatternornosologicalentity?Scientifica;:.

[2]InoueM,HoritaN,KimuraN,etal.Threecasesofmesalazine-inducedpneumonitiswitheosinophilia.RespirInvestig;52:–.

[3]SposatoB,AllegriMP,RiccardiMP,etal.Mesalazine-inducedmulti-organhypersensitivity.ClinDrugInvestig;30:–.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北京市中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syw.org/fxzl/2770.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